芜湖较好的公办中专学校有:芜湖师范学校、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芜湖医药卫生学校、芜湖电缆工业学校、芜湖机械工程学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等公办中专学校。
一、芜湖较好的公办中专学校
排名 | 公办中专学校名称 | 公办中专学校性质 |
1 | 芜湖师范学校 | 公办院校 |
2 |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 公办院校 |
3 | 芜湖医药卫生学校 | 公办院校 |
4 |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 | 公办院校 |
5 |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 | 公办院校 |
6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 | 公办院校 |
【注:以上表格内学校排名不分先后,数据来源于网络】
二、芜湖较好的部分公办中专学校简介
1、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经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市职业教育中心、芜湖工业学校、芜湖市二坝高级职业中学整合成立“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新成立的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420余亩,教职工近400人,拥有城中校区(市职教中心、芜湖应用技术学校),城南校区(芜湖工业学校新校址)和江北校区(市二坝职高)。新校实行系(部)管理模式,共设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商贸旅游管理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和教学基础部、成人培训部。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毕业生质量更加优良,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为经济发达地区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情况
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学校外面离超市很近,旁边学生也很多,离公交车车站很近,很方便。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和谐校园建设,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经常性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文艺表演、运动会和体育比赛;同时举办各种主题的演讲、辩论会、专题讲座、美术和摄影展览;还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学习和考察,扩大视野,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芜湖市职业教育中心、芜湖工业学校均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芜湖市A级群众满意学校和芜湖市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等次学校。新成立的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以创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紧抓发展机遇,以重点示范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实施品牌战略。学校坚持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平台,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学校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五年制高职班。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升入应用型大学本科、专科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率达百分之98以上。
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简介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职学校。作为安徽省中职示范校,我校是全国中职校动漫游戏教育联盟常务副会长单位,芜湖市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德育办学模式改革示范校,“芜湖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联盟”发起单位之一,芜湖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学校科研实力位于同类学校前列。通过教授治校,近几年我校一批优秀教师、教坛新星脱颖而出,多人次获国家、省、市说课比赛、论文比赛一等奖。学校地处市中心九华山路271号,镶嵌在风景秀丽的镜湖公园和九莲塘公园之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学术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中职学校校长1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教坛之星各1人,市骨干教师3人,高、中级教师39人,毕业和在读研究生近20人。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活动厅、计算机组装实验室、数字化动漫实验室、语言实验室、实训宾馆、与学院联网的校园网及学院拥有的实验实训室等,为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开拓视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
学校治学严谨,校风、学风良好。2008年以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2010-2012年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均达100%;而且计算机应用专业对口高考升学率一直在95%以上,毕业生升入本、专科学校,为其进一步提升创造了广阔平台。近年来,学校一直秉持“成人与成才并举,重在成人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活动和实训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
我校作为高校中专部,充分发挥高校办中职的优势,自2009年依托学院申办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以来实现了中职、普通中专、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三个层次和计算机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三个主要专业的办学,实现了与学院在师资、专业设置、实验实训上的资源共享、无缝对接,并已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成为我市乃至全省中高职教学衔接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