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能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教中心有: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江苏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射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金湖职教中心、南京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等职教中心。
一、江苏能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教中心名单汇总
序号 | 职教中心名称 |
1 |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
2 | 江苏丹徒中等专业学校 |
3 | 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
4 | 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
5 | 江苏启东职业教育中心 |
6 | 江苏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 |
7 | 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
8 | 射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
9 | 金湖职教中心 |
10 | 南京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二、江苏能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部分职教中心简介
1、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简介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是一所中高职并举办学的地方职教中心,包括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常熟市技工学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常熟学院、常熟市社区培训学院,2011年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点。学校建在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占地518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资产总值4.5亿元,教职员工630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在籍注册学生10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4000余人,年社会培训量10000多人次。
学校从整合、磨合到融合,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优、创业”的鲜明办学特色,步入了规模办学、特色办学、合作办学、持续发展的轨道,较早实现了江苏省中职学校集约发展的模式,也为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基础。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办学条件
创优提升内涵,集聚发展实力。学校坚持优化专业建设、优化师资队伍、优化办学手段,把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接,服务企业行业。学校创新实施了以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要内容的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五高工程”。学校建有机电、园艺、计算机、电子电器和会计5个省级示范专业,数控技术为省级实训基地和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机电技术和汽修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个实训基地项目,形成了机电工程、电气工程、传媒艺术、经贸管理、旅游管理5个专业系以及基础、培训2个教学部,10个骨干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4个重点专业列入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形成“区校合作、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与创业教育2个特色建设项目,使专业设置更加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专业调整迅速匹配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专业建设日益匹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
学校坚持中高职并举办学、协调发展策略,拥有高职高专、高级技工、中专中技、成人开放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区培训教育等多层次、多品种教育类型;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理实一体、项目模块、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岗位教学、特色教学、仿真模拟等教学模式,开发了《职业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和《中职校以创业教育促进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的实践与研究》国家级课题。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实现了校园文化人本化、专业文化企业化、特色文化本土化。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发展空间
创业服务社会,拓宽发展空间。学校坚持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服务,努力实现职教惠生惠民,把课程建设与岗位能力培养相对接,服务就业创业。以“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创业育人、赢在职教”作为创业教育理念,全面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校区企业”与“企业校区”,组建春来创业集团,营造“校企一体化”运作载体,建有工具厂、园艺公司、人力公司、汽车维修厂、江南美食研发中心等实体企业,正在建设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教育工厂和数字化校园,创建了“生活、文化、科技”三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设置500个创业实践岗位,让学生成为创业者、校园成为创业园,使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能力、顶岗实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把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对接,服务社会发展。通过成立“学校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常熟职教中心办学集团”,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常熟社区培训学院,开发了西藏班、新加坡班,积极开展东西、中外、区校、院校合作办学,被国家确定为东西部合作办学定点学校,已成为社区教育的培训中心、职成集团的龙头学校、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辐射之地、中外合作办学交流的重要窗口。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创新大赛优秀学校、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省(职业学校)和谐校园、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荣获第三和第四届“南通科技杯”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江苏赛区突出贡献奖、三届“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组织学校奖”称号、两届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最佳组织奖、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等。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先后承办了全省首届创业教育论坛、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暨职业学校服务社会作贡献现场推进会;前后两次接受了中央十多家主流媒体的采访,先后被新闻联播和人民网专题报道。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国家级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型、示范性改革发展职业学校为目标,积极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学校文化”三大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在更高平台上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全国同类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办学理念
创新引领办学,构建发展平台。学校坚持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办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把办学与开发区经济发展相对接,服务区域经济。通过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成为地方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的重要阵地、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人力资源的保障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育人为根本”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于师生全面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秉承“志远技精”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东南,服务全市;依托开发区办职教,办好职教促开发”的办学思路。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系部为主、处室服务”的两级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系部自主管理、学校调控服务的管理机制;建有“全国一流、行业先进”现代化的校园设施;具有“能教、能做、能经营”的教师队伍;培养“有知识、高技能、能创业”的高素质毕业生。
2、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始创于1958年,现挂有“江苏省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靖江学院”和“泰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靖江分校”三块牌子。
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发展历史
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工业中专教育协会理事学校、江苏省中专教育委员会会员学校、江苏省职业技术学会理事学校。学校始创于1958年,前身为靖江县七二一工业大学,1975年更名为靖江县职工大学,1983年更名为靖江县机械职工中等职业学校,1986年更名为靖江县工业学校。1995年通过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评估,1995年11月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评估,1999年荣获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称号,2001年7月与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靖江分校合并,现挂有“江苏省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靖江学院”和“泰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靖江分校”三块牌子。
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环境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所在地靖江市位于美丽的扬子江畔,南濒“黄金水道”,北依苏北平原,是长江下游集水、公、铁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上海和苏南向苏中、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
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中专校文明校园”、“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花园式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五星级安全文明单位”、“江苏省数控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刘明富校长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等。2007年5月,学校荣获共青团、教育部、发改委等十三部委联合表彰的“第五届全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培训先进集体”(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学校)。学校学生参加全国第四、五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共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49个,学校亦连续两届荣获大赛组织奖。
江苏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专业设置
学校目前占地155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亿元,仪器设备逾两千万元。学校设有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财会、学前教育等20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为江苏省示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