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显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矿业与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与人文学院、信息传媒与艺术学院8个二级学院和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开设39个专业。接下来,小编就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有哪些的相关资料整理,同学们也可以直接前往学校进行参观了解。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城乡规划、 古建筑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给排水工程设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面向建筑、铁路与公路、矿山、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城市地下工程等行业,培养从事地下工程及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检测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
工程力学、水力水文学、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体力学、钢筋混凝土、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建筑施工、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工程计量与计价、地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结构测试与检验、地下室结构设计、地质认识实习、挡土结构设计实践、工程测量实习、施工技术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知识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识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工程图纸的能力、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构件验算及一般的设计能力、施工测量的能力及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能力。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是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79年1月,1983年7月划归原煤炭工业部,1998年7月划转到江苏省,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7月,经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1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批,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校设有江苏建院大学科技园。
2014年学院图书馆网显示,该馆形成了以建筑为特色,以理工为重点,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纸质与电子文献总量达300多万册,其中纸质文献每年递增3-4万册。期刊800余种,报纸180余种。图书馆购有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软件通"视频学习系统、全球产品数据样品库、博看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维普考试系统、九羽数字图书、龙源期刊、独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等12个全文数据库。其中有中文电子期刊万余种,外文(英文)电子期刊6790余种,电子图书200万余种。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有教职工790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70人、副高职称教师2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67人;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现有4个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学校连续4次获得“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是国家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聚力专业课程内涵建设。协调推进国际知名专业、品牌专业和地方特需专业建设,突出建筑类专业特色,做大非建筑类专业。构建了3个建筑类专业集群、16个专业群,现有4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4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建设工程一期立项专业、5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徐州市特需领办专业。与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酒店管理和建筑工程技术3个专业,联合开展“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试点;与徐州8所中职学校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工程造价、计算机网络技术5个专业,联合开展“3+3”中高职专业衔接试点。新增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学校先后获得18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现有29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出版20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9部省级以上建设重点教材和精品教材。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小编已经为同学们介绍好了关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相关资料整理,同学们可以知道的是,学校有4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 9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有"建筑施工技术"和"煤矿安全技术"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